日籍抗戰烈士:宮川英男(一)

Advertisement

每年清明節到來之時,我國的抗日戰爭老英雄李洛夫,都會來到這座陵園,用手拂去這座墓碑上的灰塵,並為墓碑的主人獻上一個花籃。就算下著雨,李洛夫也會推著小車來到這裡,親自為這座墓碑培土排水。但令人驚訝的是,這座墓碑上寫的居然是一個日本人的名字——宮川英南。

李洛夫為宮川英男掃墓
李洛夫為宮川英男掃墓

墓碑的主人是做什麼的?為什麼年輕時堅決與侵華日軍抗爭的李洛夫,會給一個日本人掃墓?咱們就先從墓碑主人出生那年說起吧。

1918年,宮川英南出生於日本山梨縣。由於家境貧寒,他很小的時候便輟學當了學徒。到了20世紀30年代,日本雲信的武士道精神,經過明治時期資本主義的改造,又在之後受到了軍國主義者的利用,已經變異為一種軍國主義對外侵略擴張的藉口與精神統治工具。在日本上層對群眾的瘋狂洗腦之下,宮川英南也加入了侵華日軍的隊列。

日本軍國主義假借武士道的名義,向士兵們灌輸著忠軍思想,他要求士兵聽命於天皇,忠誠於天皇。但誰能想到,宮川英南在後來卻陰差陽錯地成為了一名共產主義者,與我軍成為了親密無間的戰友。

關於宮川英南為何會與我們在一起戰鬥,文獻記載有一些分歧。有記載顯示,宮川英南於1943年被日本反戰同盟會從延安派遣到了長清。但據抗戰老兵的回憶與親述,宮川英南並非來自延安。

宮川英南
宮川英南

我軍第一次遇到宮川英南是在1941年的雙乳山之戰中。 1941年,我軍在長清的雙乳山展開了對日軍的伏擊。根據參與了當時這場行動的抗戰老兵張榮光回憶,宮川英南就是在這場伏擊戰中被我軍俘虜的一名日本士兵。他似乎會講一點漢語,被俘時他高喊著自己要赴死了之類的話。當我們談及日本天皇時,他的脾氣變得異常火爆,表示不許說天皇。

將他帶入八路軍的營地的時候,他還曾多次想要與這裡的戰士拼命。可是,我軍的戰士並沒有對他表現出惡意,甚至有些八路軍戰士會過去給他做一些思想工作,勸他醒悟。之後他被送往了魯西南的反戰軍警聯盟支部。

隨著宮川對我軍思想的不斷了解,漸漸的認識到了自己當初的錯誤,有了回心轉意的跡象。日本軍隊裡有著非常森嚴的等級制度,經常會出現上級打罵下級,老兵欺負新兵的情況。而我軍的態度卻與日軍截然相反,宮川英南在與我們相處時深切的感受到了原來不同等級不同資歷的士兵也可以和平共處。

八路軍對待戰俘的態度與日軍對待戰俘態度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原本以為自己會遭到折磨的宮川英男,卻得到了我軍的優待。從聯盟支部回來之後,宮川英男不但不再威脅我軍了,而且還和我軍的將士成為了朋友,有時還會教著其他士兵機關槍槍法。

見到他的回心轉意,我軍將他安排在了縣敵工部鐵路敵工隊工作。所謂的敵工部,顧名思義就是給敵人做工作,爭取瓦解敵軍的特殊部門。

抗戰時期八路軍
抗戰時期八路軍

宮川英南是一名日本人,對於瓦解日軍內部有著天然的優勢。在敵工處,宮川的主要工作是在濟南至泰安鐵路沿線一帶寫信和發放宣傳品。宣傳品的主要內容是用日語寫的傳單,文中通篇宣傳著反戰的思想。宮川英南的工作使得很多日本士兵良心發現,轉而支持停戰。甚至有人在看到傳單後,專門來投靠了我軍。敵工部的宣傳工作把日軍高層嚇得不行,他們要求士兵在看到這些宣傳品時,必須及時上繳。儘管如此,宣傳品的影響力仍然難以製止。

敵工處
敵工處

他在發給日本人的宣傳品中有《不許打士兵耳光》,《士兵不是牛馬》等日語作品。這些作品讓已經被欺負慣了的底層日本士兵轉變了自己注定要被欺壓的觀念。日本的傳統節日到來時,宮川英男又會傳發那些思想題材的慰問袋,上面寫著“家裡老少盼望著你回去,請千萬保重身體”等話語。他希望更多的日本士兵能夠放下槍支,停止侵略。除此之外,袋子還會裝一些好吃的。日本士兵看到慰問袋裡豐厚的糧食後,再對比一下後勤緊缺的日本軍隊,便覺得打贏這場戰鬥的概率更渺茫了。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