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愛整理房間,能激發創造力!
真有科學家閒得無聊做過相關實驗。 北京某綜合大學招募了133名志願者,把他們隨機分配到3個實驗組讓他們想像自己在不同混亂程度的場景。 然後,讓他們盡可能列出「報紙的創意用途」。
結果發現,處在實驗組1(高度混亂)的人列出的想法數量更多,種類更豐富、點子更有趣。 也就是說房間越亂,待在裡面的人越有創造力,就越敢想東西。 所以,以後老媽、老婆嫌棄你的時候,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不是懶,我是在培養自己的創造力。
2.常常開小差,腦子更靈活!
你每天做最多的一件事,可能就是摸魚走神。 其實吧,這也是好事。 科學家發現,日常思考會用到兩個大腦網路:「預設網路」和「執行網路」。 「預設網路」負責回憶過去,「執行網路」負責處理複雜事物。 這倆一般只能啟動一個不會同時存在。
但科學家研究又發現走神的時候,這兩是能同時啟動的。 帶來的好處就是-兩個網絡互動,促進創造力! 也就是說,走神的時候,更容易解決一些之前想不通的難題。
但是! 科學家又發現走神也分兩種狀態:知道自己在開小差,不知道自己在開小差。 不知道自己在開小差的人,腦子並沒有比平常更有彈性。 (但能告訴我怎麼在開小差時,知道自己開小差?那……你自己悟一悟吧)
3.愛翻白眼,能保護雙眼!
翻白眼這個動作開起來欠揍簡單。 其實,它用到了眼睛的5塊肌肉! 這時眼球血液循環會增加,眼睛疲勞就能得到緩解。 而且,現在很多人每天都看著電腦或多或少有點乾眼症。 翻白眼能讓淚液均勻塗抹到眼球表面形成淚膜,保持眼睛濕潤不乾燥。
不過,翻白眼這個行為也伴隨著一定風險,例如──容易挨揍。 為了不讓人誤會你對他有意見,我建議你:帶著微笑翻白眼(^_^)。
4.自言自語,能讓思考更清晰!
如果在路上看到一個人不停自言自語,你想的是這人是不是有點那個大病,那你已經輸太多了! 1983年,一個叫Davey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背同樣的內容,自言自語讀出來的人,比只在心裡默念的人更能集中註意力,記得更清楚。
2009年,Sánchez-Medina研究發現,遇到困難問題(特別是涉及邏輯關係的),自言自語可以讓人的思路和邏輯更清晰,顯著提升問題解決的效率。 密西根大學教授Ethan Kross發現,自言自語還能增強自信心,特別是用「第三人稱」自言自語,效果更好。
5.愛打電子遊戲,能預防老年癡呆!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徵集了33名55-75歲的老人,分成三組,讓其中一組每天玩30分鐘《超級瑪利歐64》,堅持6個月。 結果發現,玩遊戲的那組老人,大腦裡灰質增加了。 簡單說就是腦子更活躍,更不容易發生老年癡呆!
6.愛裸奔的人,能容易得到別人的好感!
除了容易被當場抓獲,其實裸奔也是有好處的。 研究者精心挑選了10組裸露程度不同的照片,讓來自全世界的500多人評分。 結果顯示,大家普遍認為裸著的人,“感受能力更強,控制能力更弱”,也就是說看起來更讓人開心,更願意交朋友。 所以說,想多交朋友就多裸奔。